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对齐风机的位置设有除湿箱,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和箱体内部相通,所述加热筒和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加热筒未与箱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气管,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泵体传导出的冷量使空气中水分在裸露连轴处凝结成冰,在设备运转时连接轴处凝结冰会与设备其他部位发生摩擦,结冰严重时会导致轴冻结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粗液氩无法循环运行的问题,通过对加温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加温装置将加温空气引至液氩循环泵处,在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处设置吹扫点,设置总管阀门和分支吹扫点阀门。
公开号:CN214332323U
申请号:CN202120112746.7U
申请日:2021-01-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鲍清波
申请人:Jianlong Acheng Steel Co ltd;
IPC主号:F17D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
[n0002] 两万制氧液氩循环泵本体安装有轴承密封气系统,但是液氩循环泵长期运行仍有部分冷量通过联轴器传导至冷箱外部,但是当冷梁通过联轴器传导至冷箱外部时会产生以下问题:现有的泵体传导出的冷量使空气中水分在裸露连轴处凝结成冰,在设备运转时连接轴处凝结冰会与设备其他部位发生摩擦,结冰严重时会导致轴冻结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粗液氩无法循环运行。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泵体传导出的冷量使空气中水分在裸露连轴处凝结成冰,在设备运转时连接轴处凝结冰会与设备其他部位发生摩擦,结冰严重时会导致轴冻结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粗液氩无法循环运行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n0005] 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设有风机,且箱体内部对齐风机的位置设有除湿箱,箱体另一侧设有加热筒,加热筒和箱体内部相通,且加热筒和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加热筒未与箱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底部对齐联轴器的位置设有两个分支管,且导气管靠近顶部的位置和分支管上均设有有阀门;箱体便于安装合格加热装置的零部件,便于各个加热装置的使用,风机便于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箱体内部,进而方便对空气进行除湿加温,除湿箱便于存放分子筛,从而方便对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除湿,加热筒便于配合空气,从而方便对空气进行升温,便于保证了联轴器不会结冰,导气管便于将加热的空气吹向联轴器,从而避免联轴器容易出现结冰的位置,分支管便于将加热的空气分为两个吹气点,从而方便对联轴器能够全面的被加热的空气包裹,阀门便于调节吹向联轴器的气流流速。
[n0006] 进一步的,箱体顶端设有插口,且箱体内部沿插口两侧对称设有挡边,且箱体对齐风机的位置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侧设有限位圈;插口便于安装除湿箱,便于除湿箱的安装和固定,也便于除湿箱的取出,挡边便于除湿箱的稳定使用,安装口便于配合安装风机,限位圈配合风机,便于风机的稳定安装和使用,便于风机的固定。
[n0007] 进一步的,箱体正面一侧设有操控面板,且箱体对齐加热筒底部的位置设有安装板,箱体对齐加热筒端部的位置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端部设有法兰;操控面板便于操控箱体,从而方便整个加温装置的运作,便于整个加温装置的使用,安装板便于安装加热筒,从而方便加热筒的固定和使用,出气管便于经过除湿的空气进入加热筒内部,从而方便对加热筒进行加热,法兰便于配合加热筒,从而方便加热筒和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n0008] 进一步的,除湿箱两侧均匀的设有透气孔,且除湿箱前后两端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对称设有沉孔;透气孔便于空气穿过除湿箱,从而方便除湿箱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沉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通过螺栓固定盖板。
[n0009] 进一步的,除湿箱顶端设有盖板,盖板顶端中部设有拉槽,且盖板底端对齐除湿箱内圈设有插圈,插圈对齐沉孔的位置设有螺栓孔;盖板便于对除湿箱顶端开口进行封堵,从而方便除湿箱的使用,拉槽便于盖板的开合,便于盖板的使用,插圈便于配合盖板,便于盖板稳定的盖在除湿箱顶端,螺栓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配合沉孔,进而便于对盖板进行固定。
[n0010] 进一步的,加热筒两端中部均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端部也设有法兰,加热筒内部设有加热丝;连接管便于配合箱体,从而方便箱体内部除湿的空气进入加热筒内部,法兰便于配合箱体的法兰,从而方便加热筒和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加热丝便于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温。
[n0011] 进一步的,加热筒圆弧面底部设有底脚,且底脚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连接孔;底脚便于对加热筒进行支撑,便于加热筒的安装和固定,便于加热筒的使用,连接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通过螺栓来固定加热筒,便于加热筒能够稳定在安装板上使用。
[n0012] 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将整个加温装置安装在在冷箱顶端,并使得导气管的分支管对齐联轴器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之后通过操控箱控制风机和加热筒运作,之后风机将外部空气抽入箱体内部,空气在经过除湿箱后得到干燥,进而空气进入加热筒内部升至指定的温度,而经过升温的空气通过分支管吹向联轴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阀门来调节导气管和分支管气流的速度。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温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加温装置将加温空气引至液氩循环泵处,在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处设置吹扫点,设置总管阀门和分支吹扫点阀门,通过阀门进行调控加温气量分配加温空气对粗氩循环泵轴进行保温,同时形成干燥空气风幕,阻止空气中水分与液氩泵联轴器接触,防止液氩循环泵联轴器结冰现象,有效的避免了轴冻结无法运转。
[n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在第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在第二视角下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湿箱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筒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中:1-箱体;11-插口;12-挡边;13-安装口;14-限位圈;15-操控面板;16-安装板;17-出气管;18-法兰;2-风机;3-除湿箱;31-透气孔;32-盖板;33-插圈;34-螺栓孔;35-拉槽;36-沉孔;4-加热筒;41-加热丝;42-连接管;43-底脚;44-连接孔;5-导气管;51-阀门;52-分支管。
[n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6所示: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一侧设有风机2,且箱体1内部对齐风机2的位置设有除湿箱3,箱体1另一侧设有加热筒4,加热筒4和箱体1内部相通,且加热筒4和箱体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加热筒4未与箱体1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气管5,导气管5底部对齐联轴器的位置设有两个分支管52,且导气管5靠近顶部的位置和分支管52上均设有有阀门51;箱体1便于安装合格加热装置的零部件,便于各个加热装置的使用,风机2便于将外部的空气抽入箱体1内部,进而方便对空气进行除湿加温,除湿箱3便于存放分子筛,从而方便对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除湿,加热筒4便于配合空气,从而方便对空气进行升温,便于保证了联轴器不会结冰,导气管5便于将加热的空气吹向联轴器,从而避免联轴器容易出现结冰的位置,分支管52便于将加热的空气分为两个吹气点,从而方便对联轴器能够全面的被加热的空气包裹,阀门51便于调节吹向联轴器的气流流速;这种结构使得加温装置将加温空气引至液氩循环泵处,在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处设置吹扫点,设置总管阀门51和分支吹扫点阀门51,通过阀门51进行调控加温气量分配加温空气对粗氩循环泵轴进行保温,同时形成干燥空气风幕,阻止空气中水分与液氩泵联轴器接触,防止液氩循环泵联轴器结冰现象,有效的避免了轴冻结无法运转。
[n0024]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箱体1顶端设有插口11,且箱体1内部沿插口11两侧对称设有挡边12,且箱体1对齐风机2的位置设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内侧设有限位圈14;插口11便于安装除湿箱3,便于除湿箱3的安装和固定,也便于除湿箱3的取出,挡边12便于除湿箱3的稳定使用,安装口13便于配合安装风机2,限位圈14配合风机2,便于风机2的稳定安装和使用,便于风机2的固定;箱体1正面一侧设有操控面板15,且箱体1对齐加热筒4底部的位置设有安装板16,箱体1对齐加热筒4端部的位置设有出气管17,出气管17端部设有法兰18;操控面板15便于操控箱体1,从而方便整个加温装置的运作,便于整个加温装置的使用,安装板16便于安装加热筒4,从而方便加热筒4的固定和使用,出气管17便于经过除湿的空气进入加热筒4内部,从而方便对加热筒4进行加热,法兰18便于配合加热筒4,从而方便加热筒4和箱体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n0025] 参照图4所示:除湿箱3两侧均匀的设有透气孔31,且除湿箱3前后两端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对称设有沉孔36;透气孔31便于空气穿过除湿箱3,从而方便除湿箱3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沉孔36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通过螺栓固定盖板32;除湿箱3顶端设有盖板32,盖板32顶端中部设有拉槽35,且盖板32底端对齐除湿箱3内圈设有插圈33,插圈33对齐沉孔36的位置设有螺栓孔34;盖板32便于对除湿箱3顶端开口进行封堵,从而方便除湿箱3的使用,拉槽35便于盖板32的开合,便于盖板32的使用,插圈33便于配合盖板32,便于盖板32稳定的盖在除湿箱3顶端,螺栓孔34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配合沉孔36,进而便于对盖板32进行固定。
[n0026] 参照图5所示:加热筒4两端中部均设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端部也设有法兰18,加热筒4内部设有加热丝41;连接管42便于配合箱体1,从而方便箱体1内部除湿的空气进入加热筒4内部,法兰18便于配合箱体1的法兰18,从而方便加热筒4和箱体1通过螺栓连接,加热丝41便于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方便对空气进行加温;加热筒4圆弧面底部设有底脚43,且底脚43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连接孔44;底脚43便于对加热筒4进行支撑,便于加热筒4的安装和固定,便于加热筒4的使用,连接孔44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通过螺栓来固定加热筒4,便于加热筒4能够稳定在安装板16上使用。
[n0027] 使用方法: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将整个加温装置安装在在冷箱顶端,并使得导气管5的分支管52对齐联轴器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之后通过操控箱控制风机2和加热筒4运作,之后风机2将外部空气抽入箱体1内部,空气在经过除湿箱3后得到干燥,进而空气进入加热筒4内部升至指定的温度,而经过升温的空气通过分支管52吹向联轴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阀门51来调节导气管5和分支管52气流的速度。
[n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风机(2),所述箱体(1)内部对齐风机(2)的位置设有除湿箱(3),所述箱体(1)另一侧设有加热筒(4),所述加热筒(4)和箱体(1)内部相通,所述加热筒(4)和箱体(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加热筒(4)未与箱体(1)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底部对齐联轴器的位置设有两个分支管(52),所述导气管(5)靠近顶部的位置和分支管(52)上均设有有阀门(5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设有插口(11),所述箱体(1)内部沿插口(11)两侧对称设有挡边(12),所述箱体(1)对齐风机(2)的位置设有安装口(13),所述安装口(13)内侧设有限位圈(1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正面一侧设有操控面板(15),所述箱体(1)对齐加热筒(4)底部的位置设有安装板(16),所述箱体(1)对齐加热筒(4)端部的位置设有出气管(17),所述出气管(17)端部设有法兰(18)。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3)两侧均匀的设有透气孔(31),所述除湿箱(3)前后两端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对称设有沉孔(36)。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3)顶端设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顶端中部设有拉槽(35),所述盖板(32)底端对齐除湿箱(3)内圈设有插圈(33),所述插圈(33)对齐沉孔(36)的位置设有螺栓孔(3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4)两端中部均设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端部也设有法兰(18),所述加热筒(4)内部设有加热丝(41)。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4)圆弧面底部设有底脚(43),所述底脚(43)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连接孔(44)。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490293B2|2013-07-23|Flat surface dryer
CN105020828B|2018-02-06|空调器的加湿装置、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CN105813444A|2016-07-27|利用自然能的节能恒温电气柜
CN106253104B|2019-02-05|一种高压输变电除凝露总成及其除凝露方法
CN214332323U|2021-10-01|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
CN106129864A|2016-11-16|一种电力配电柜
CN1065587A|1992-10-28|热风干燥机
CN209293988U|2019-08-23|抽真空系统
CN208269454U|2018-12-2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结构
CN208589659U|2019-03-08|一种防潮封堵电气柜
KR20010028455A|2001-04-06|공기조화기용 가습장치
KR200177043Y1|2000-04-15|기화식 냉난방장치
CN207815858U|2018-09-04|一种工业电热烤箱
CN213777999U|2021-07-23|一种用于供热设备的加湿装置
CN208269453U|2018-12-2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结构
CN212132892U|2020-12-11|一种蒸汽型暖风机
CN107060880B|2018-08-10|汽轮式加热机
CN105864932A|2016-08-17|一种厂房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CN214173067U|2021-09-10|一种疏水箱进水系统
CN207975779U|2018-10-16|一种加湿装置
RU2137995C1|1999-09-20|Суши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6377730U|2017-08-04|一种电暖气
RO133109A2|2019-03-29|Sistem de irigare prin rouă indusă
CN208620660U|2019-03-19|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系统
FI128338B|2020-03-31|Menetelmä huurtumisen ehkäisemiseksi ja tuloilmavirran lämmittämiseksi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12746.7U|CN214332323U|2021-01-15|2021-01-15|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CN202120112746.7U| CN214332323U|2021-01-15|2021-01-15|一种液氩循环泵联轴器加温装置|
[返回顶部]